依法收繳強化管理 提升服務職工能力
——蕪湖市總工會第十三屆委員會財務工作報告
(2017年11月14日)
各位代表、同志們:
現將蕪湖市總工會本級工會經費收支情況和工會財務工作向大會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五年來市總本級工會經費收支基本情況
2012年至2016年,市總工會本級經費收支情況如下:
(一)工會經費逐年大幅增長。各項經費收入合計13536.99萬元,比上一屆增長108.21%。其中:撥繳經費收入5585.96萬元,占總收入的41.26%;上級補助收入4204.13萬元,占總收入的31.06%;政府補助收入3400.63萬元,占總收入的25.12% ;其他收入346.28萬元,占總收入的2.56%。
(二)工會經費支出結構更加合理。各項經費支出合計11711.41萬元。其中:職工活動經費支出512.56萬元,占總支出的4.38%;維權支出4170.51萬元,占總支出的35.61%;業務支出1204.20萬元,占總支出的10.28%;行政支出3426.31萬元,占總支出的29.26%;資本性支出208.17萬元,占總支出的1.78%;補助下級支出1444.64萬元,占總支出的12.34%;事業支出495.18萬元,占總支出的4.23%;其他支出249.84萬元,占總支出的2.13%。
收支相抵后,本屆經費結余為1825.59萬元,累計經費結余為4179.35萬元。
五年來,市總工會嚴格執行國家財經法規政策,遵守財經紀律和工會財務制度,經費收支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接受了省總工會、市審計局和省、市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的審查和審計監督。監督結果表明,市總工會本級資金使用合法合規,總體評價良好。
二、過去五年的工會財務工作回顧
五年來,工會財務工作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服從黨和政府的大局、工會工作的全局,把服務工會改革創新、服務基層工會和服務職工群眾作為工會財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工會經費依法收繳制度落實,增強工會服務職工保障能力;推進財務預算項目化管理,優化支出結構;推進財務管理機制創新,不斷增強財務工作服務效能,為促進深化工會改革和職工服務方式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蕪湖市總工會近五年連續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市級工會財務先進單位”。現將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一)依法收繳經費,收入穩步增長,為工會工作提供了物質保障
1、積極推進工會經費依法收繳工作。市總工會以《工會法》為依據,深入貫徹省總工會、省國稅、省地稅、人行合肥中心支行聯合下發的《安徽省稅務機關代收工會經費(建會籌備金)實施辦法》,創新工作思路,實現了工會經費逐年增長,增強了工會整體實力。一是工會經費依法收繳工作成效顯著。五年來,市總工會積極爭取稅務和財政部門支持,大力推進工會經費“稅費法定,依法收繳”的工作落實,加強工會經費收繳的服務和宣傳,經費收入穩步增長,市本級工會經費收入比上一屆增長75.85%。二是工會經費收繳機制進一步完善。針對稅務收繳方式改革、企業轉型中工會組織變化等新情況,規范工會經費代收程序,統一通過“金稅三期”系統隨同稅款進行網上申報,繳入人行國庫,收繳管理更加規范。三是工會經費收繳更加高效透明。逐步建立基層和企業工會經費應收、實收動態管理信息平臺。市總與稅務部門,通過政府信息系統平臺對接,建立工會經費收繳基礎數據庫,完善基礎數據信息通報和經費收繳聯合推進機制,為工會經費依法收繳、動態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2、積極爭取上級工會和市財政對市工會的資金支持。積極爭取省總和市財政資金補助,五年來,市總本級取得省總和市財政各項補助資金7604.76萬元,比上一屆增長239%。一是根據全總有關補助政策和我市經費支出實際情況,及時向省總申報經費補助,取得省總對我市工會項目資金、救災資金補助、幫扶資金補助、勞模“三金”補助等各種資金4204.13萬元;二是積極爭取財政對工會工作的支持,工會經費中財政補助資金逐年增加,特別是用于幫扶困難職工和勞模的專項資金。五年來,市財政共安排財政資金用于幫扶困難職工和勞模的專項978.79萬元,有力地支持了工會事業的發展。
(二)堅持服務中心面向基層,確保工會經費為職工群眾服務
1、圍繞中心,確立工會財務工作方向。一是市總按照做強基層、著力創新的工會改革整體要求,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緊緊圍繞市總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工會網上工作和會員普惠服務三項重點工作目標,合理安排資金,為基層、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增強工會組織力和凝聚力。二是優化調整經費使用結構,進一步壓縮一般性行政開支,市總本級行政開支壓縮到30%以下,將經費收入的70%以上投入到基層和工會中心工作上,有力地保證了工會事業發展的資金需求。
2、面向基層,堅持工會經費為職工群眾服務。一是不斷夯實基層工會組織建設。五年來,市總工會根據全總《關于新形勢下加強基層工會建設的意見》,將進一步加強鄉鎮(街道)“小三級”工會建設和區域性、行業性工會聯合會建設,作為工會改革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持續加大對基層工會建設的經費投入,五年來共投入1444.64萬元,用于基層工會建設,2017年預算投入經費近500萬元,不斷增強基層工會服務職工的能力。二是大力推進會員普惠制服務項目。工會網上工作新的服務模式運行,使工會服務對象由困難職工群體向全體職工(會員)全覆蓋擴展、服務內容由一般性幫扶救助為主向維權服務全方位延伸,經費保障成倍增長。2016年市總運用職工服務信息網絡平臺創新了“網上工會”、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勞動技能大賽競賽、法律援助、“幸福家園”和“會員搶吧”等50多個新項目,打造出一大批工會服務的新品牌、新亮點,增強了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和會員的影響力。
3、服務發展,為工會創新項目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全力保障“網上工會”建設。2016年市總工會在全省率先實現職工服務信息化網絡平臺上網運行,市總工會先后投入186.82萬元,用于“職工數據庫”軟硬件設備和三級職工服務中心體系建設。目前,全市101個市、縣區和鎮(街道)三級職工服務中心(站)全部按照蕪湖市“一站通”公共服務“六統一”標準配置了硬件設備,為工會網上工作提供了基礎保障。二是加大對下級工會創新工作支持。市總對在工會網上工作堅持改革創新、服務方式探索的鏡湖區、繁昌縣和蕪湖縣,以及快遞行業等單位進行專項補貼,激勵基層工會勇于創新、勇于改革,激發工會活力;2017年在保持一般性行政支出不變的基礎上,新增經費全部用于工會改革創新重點項目。
(三)加強預算管理,規范經費支出,確保工會經費使用效益
1、進一步加強預算的執行效能。大力推進職工服務項目與財務保障預算項目制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從項目申報、立項審議、預算編制、結項考核等重要流程、結點環節都作了明確規定,形成立項、預算和監管閉合回路。一是科學合理立項。規范工會服務項目申報內容、申報流程,提高項目申報準確性。以職工需求和滿意度為導向,對立項的必要性、項目形式和實施舉措等進行充分論證,強化項目可行性,增強工會經費在工會服務創新中發揮最佳效能。二是細化預算編制。預算編制中,推進支出預算編制的規范化、科學化和精細化,壓縮一切不合理的開支;推進項目支出預算滾動管理,以預算精細化管理促進工會服務的精細化。三是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實行預算編制、執行全過程監管,對已批復的項目支出不得隨意調整;對預算執行率低的項目,由實施部門做出充分調整說明,非客觀原因導致預算執行率低的項目,相應扣減下一年度的項目預算額度。
2、逐步建立績效管理機制。建立項目實施“績效自評→評議投票→綜合評定→公布結果”的考評機制。一是通過組織由市總、基層工會主席、職工代表組成的考評組,以及運用工會系統數據庫,對參加活動的企業數、職工數、網絡點擊率、網絡平臺評論等數據進行項目績效線上線下的綜合研判。二是對所有立項項目實現率、職工滿意率、項目綜合效益、可推廣價值等指標組織全過程、全覆蓋考評,綜合評定項目績效。三是對績效顯著、社會反映好的項目投入更多資源,打造工會品牌予以推廣;凡是職工(會員)滿意度低的項目予以取消,確保工會經費的使用績效。
3、不斷強化財務監督。一是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財務會計制度。對制訂頒發的財會管理制度辦法進行全面清理規范,對于不符合要求的進行了修訂完善,確保制度的時效性。二是建立動態管理體系,通過財務數據實時監控、季度進展通報、年度綜合考評等形式,以數據指標反映項目執行狀態,確保經費支出流程標準化、管理規范化。市總財務部門從項目立項、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績效評估全程參與和監督,保障項目支出合法合規。三是重大財務事項采取集體決策制,加強重大財務活動的決策、實施、處置等環節的控制,確保重大財務活動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加強管理監督,避免財務風險。
回顧五年來的工會財務工作,各級財務工作者積極探索、大膽實踐,腳踏實地、扎實工作,工會財務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們仍然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改革創新的任務還很艱巨,工會經費的依法足額計提還有待社會各方達成進一步共識;工會內控制度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工會經費、工會資產的保值增值、績效評價、監督考核機制還須進一步改進;工會財務工作對外協調、對內管理、服務全局的能力尚須進一步提升,這些問題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改進。
三、對今后五年工會財務工作的建議
今后五年工會財務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省委、市委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工會十四大確定的目標任務,把服務職工群眾作為工會財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依法聚財、科學理財、民主管財、有效用財,著力推進經費收繳和財務管理機制創新,不斷提高工會經費使用績效,加強工會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全面提升工會財務工作能力和水平,為新形勢下工會工作創新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一)堅持依法聚財,強化工會經費收繳工作
依法聚財,實現工會經費持續穩步增長,是財務工作服務工會全局工作的著力點。各級工會要根據《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的規定,堅持依法抓好工會經費收繳工作,努力為我市工運事業創新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一是要大力宣傳貫徹《工會法》及全總、省總的有關規定,增強企事業單位依法撥繳工會經費意識。二是要積極爭取財政、審計等部門的支持,加大對工會經費撥繳的監督檢查力度,扎實推進依法收繳工會經費工作,確保工會經費收繳到位。三是要不斷完善工會經費稅務代收制度,建立工會與稅務部門的長效配合工作機制,擴大經費收繳覆蓋面,進一步提高收繳率。四是要按照“入軌、足額、全覆蓋”的目標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務實創新,在經費收繳和制度創新上有新的突破,確保工會經費收入持續穩步增長。
(二)堅持科學理財,強化工會財務管理工作
各級工會要根據《會計法》和國家有關財經法規以及《工會會計制度》等工會財務工作的規定,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財務制度,嚴肅財經紀律,強化財務管理,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能。一是要強化制度建設。完善經費使用、開支標準、職責權限、審核報銷、資金管理、票據管理等方面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進一步實現財務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規范化。二是要強化預決算管理。嚴格執行工會經費預算管理制度,加強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資金的安排盡量做到具體和周密,認真聽取經審會的意見和建議,著重抓好對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和審查。同時,要強化工會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建立完善專項資金管理制度,按照專項資金的專門用途和使用范圍,做到專款專用,嚴格管理。三是要加強基層財務規范化建設。做好基層財務規范化建設活動的指導、檢查和督促工作,力求做到建工會、立賬戶、撥經費“三同步”,推進工會財務工作規范化建設。四是要加強工會資產管理,明晰工會資產產權,依法保護各級工會的資產,強化工會資產統計調查工作,夯實工會資產監督管理基礎,做好工會資產的保值增值工作。
(三)堅持有效用財,把握工會經費使用方向
工會經費取之于職工,用之于職工,堅持有效用財是做好工會財務工作的最終目的。各級工會要堅持“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的原則,正確把握工會經費的使用方向,不斷完善、優化經費支出結構。資金安排要傾向于工會重點工作,重點保證工會組織履行維護職能的資金需要,把有限的經費用于服務職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減少本級行政費用支出,使工會經費真正體現出為基層服務,為職工服務,為工運事業服務。要強化工會預算資金的使用監督,進一步增強工會經費使用透明度,促進工會經費民主管理。要建立工會經費使用績效評價機制,逐步建立起比較科學的工會經費支出效益評價體系,營造科學用財、有效用財的良好氛圍。
(四)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工會財務干部素質
大力加強工會財務干部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下財務工作的需要。鑒于工會財務人員變化大、更新快的特點,各級工會要定期地、有計劃地舉辦多層次的財務業務培訓,開展好工會財務理論研討、征文活動,鼓勵財務人員學習業務,鉆研技術,堅持原則,愛崗敬業,努力建設一支作風正、業務精的工會財務干部隊伍。
各位代表、同志們,做好新形勢下職工群眾工作,對工會財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工會財務工作任重道遠。我們要始終堅持“為基層服務、為職工服務、為工運事業服務”的財務工作方針,深入研究工會財務工作的有效機制,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努力完成蕪湖市工會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提出的奮斗目標,為開創我市工運事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